本文引用自owlblog - 〝打倒「數學恐懼症」!〞感言徵文活動
其實我會報名這本的閱讀,完全是因為好奇。我根本就沒有數學恐懼症,相反的來說,我還很喜歡數學。不過,上高中後就沒那麼喜歡了,原因當然是難度增加了。從這裡就能夠看出來,大家討厭或害怕數學的原因,多數是因為遭受挫折。人都是這樣的,對於會讓自己受傷的東西,總是避之唯恐不及。再加上數學是非常強硬的,一翻兩瞪眼,不是對就是錯,沒有任何模糊地帶。如果面對數學時總是受到打擊,得不到任何成就感,當然就會對它敬而遠之囉!

話說回來,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結果,可以算是教育上的問題。不管是處在哪個讀書階段,老師上課都是有大約的教學進度的。(當然,幼稚園除外。) 為了能在考試前將進度趕完,老師肯定會用一些『撇步』。所謂的『撇步』,通常是一些公式,只要將數據帶進去,答案就馬上出來啦!這有兩個好處,一是老師上課速度快,不用講了一堆,導致最後課上不完;二是學生做題目計算快,花的時間少。不過,這樣當然也是有壞處的啦!學生死背公式,不是真的了解,過一陣子就忘記了。

在我看來,《數學沒什麼好怕的》,正好和那樣的教法相反。作者從頭開始說起,不是只講課本上有的,還講了原理和背後的故事,甚至穿插了一些笑話。讓數學不再是記憶中那樣枯燥乏味,而是可以很快樂的去了解它。害怕常常是因為不熟悉,對於數學不就是這樣,明明還沒全部了解,就先接觸了最可怕之處。要解除這樣的狀況,最好的辦法當然就是重新來過。我們拋下原有的一切成見,從最基礎的地方重新認識數學,看看它的不同面貌。

書中講了很多數學的故事,通常我們在學數學時,都不會聽到,因為它並不會讓你的數學變厲害,所以就被棄如敝屣。可是,這些故事卻可以引起你對數學的興趣和好奇心,同時也能讓你了解數學的世界是如何建構出來的。也就是說,透過這些故事,讓人和數學產生連結,讓人想要主動去接觸數學。而且,這些故事比起上課時黑板上那些數字和公式,更能夠讓人理解數學。

而且《數學沒什麼好怕的》包括了進位、加、減、乘、除、比例、分數、小數、代數、幾何、機率。以最基本的數字開始,逐步的加深。從簡單到困難,每一步都是下一步穩固的基礎,不跳過任何東西。它也不求速成,把每一個步驟都寫的清清楚楚,不會讓你感到困惑。同時,運用了表格和圖像,讓人一目了然,馬上就能看懂。( 有時候單純用數學算式,會讓人看得頭昏腦脹。) 你不會問:「為什麼是這樣?」,而會說:「原來如此啊!」,然後很愉快的繼續往下看。

既然要重新對數學產生興趣,當然不能只有看,也要親自去做呀!作者在書中的每一節,都配合內容放了一到二題的題目,讓你可以搭配當下學到的東西,現學現賣。基本上這應該算是很不錯的,因為可以馬上做練習,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作者在講啥,但是也有一點小缺點啦!因為它是穿插在內容之間,雖然大多是安排在一個段落結束,所以總會有被打斷的感覺。而其中有某些題目,和內容的關聯不是那麼強,讓人覺得不太對勁。

因為我本來就喜歡數學,看得很愉快是理所當然的。至於那些有『數學恐懼症』的人,我不確定《數學沒什麼好怕的》是不是一帖超級良藥,畢竟我不是他們嘛!不過,就我自己看來,這是一本很有趣的數學書。而且,這個「有趣」不是喜歡數學的人的標準,而是一般大眾的標準。

PS.對於題目這部分,我有些意見。
1. 我對題目的答案都在最後面,覺得有些麻煩,因為每次算完都要往後翻。我覺得可以把前一題答案,跟下一題放在一起。不用不停往後翻,又不會距離太遙遠。
2. 有些題目的答案不只一個,不過,通常解答都只會列出一個。大家都這麼做,所以算不上什麼錯誤。不過,應該可以加註,讓讀者知道還有其他答案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-嘎逼盃-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