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,拉加的家庭和許多阿拉伯人一樣,被迫搬離自己的家園。他們家從海法搬到拉姆安拉,那是發生在拉加還沒出生之前的事了,但這件事改變了這一家人的人生,包括從沒見過&住過海法的拉加。雖然住在拉姆安拉,但對他們而言,山另一頭的海法才是家。出身富貴人家的外婆朱莉雅,目光總是放在遠處,氣憤拉加的父親回老家時沒帶來純銀茶具組。哈佛畢業的律師父親阿齊茲,一生投入政治,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和平努力,是以巴和平條約的起草人之一。原以為不會繼承父業的拉加,最終還是進入了法學院。除了當上律師此一相同點,拉加也和父親一樣,為巴勒斯坦的和平努力,不過是以另一種方法。

《我們一家陌生人》是作者的回憶錄,從他未出生前,一直到他父親遭人刺殺。這本書寫的是作者的個人故事,他的人格如何養成,他的人生如何成長。在這個故事,影響作者最大的人物,在他小時候是他的外婆。她代表的是過去的巴勒斯坦,在以巴衝突開始之前,那樣和平富貴的生活。回不去的家園,已成為過去的生活方式,不曾親身經歷過,卻對拉加影響重大。從表象看來,這只是一個家庭的故事,但若深入去追究,這其實是一個代表性的故事,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典型,每個被猶太人趕離家園的阿拉伯家庭,或許都有著這樣大同小異的故事。被趕離家園的阿拉伯人,人生是直接受到衝擊,發生了不可逆的改變。而他們的下一代,即使是在新家出生的,也無法脫離這樣的陰影。

隨著作者的成長,對他影響重大的家人,從外婆變成父親。當男孩逐步轉變為男人,父親通常是兒子的效法對象,而兒子也會從父親身上找尋認同感。可是,拉加的父親,總是為國家大事奔波忙碌,反倒有些忽略了拉加的成長。所以,我覺得拉加對於父親的工作,他其實是懷有怨念的,因為那讓父親與自己疏離,我猜這也是拉加不想繼承父業的原因。但是,拉加最後還是走上了同一條路。不只是和父親一樣成了律師,也同樣將心力貢獻在以巴和平上,只不過,拉加的方式和他父親不同。我猜想,也許是因為拉加還是渴望父親的認同,不想讓他失望,而且,他也看見了阿拉伯人生活的困境,所以他認同了父親努力的目標。

或許是因為律師的身分,比起一般人更能意識到衝突,看見不公平和迫害,所以,拉加也為正義和平努力著。但是,他父親是將力量奉獻在政治上面,想要透過以巴和平條約,利用實質上的力量,去反抗不公平的一切。而拉加完全避開政治,用另一種方法來做。他用筆作為武器,把這些不公不義揭發出來,讓大家看到。同時,他成立人權組織,盡力解救遭到迫害的人。他父親是從大處著手,想要一次成功就把一切改變。作者正好相反,不管是人權組織或是寫作,都無法馬上翻轉現況,但他的做法,如同上樓梯般,一次雖然只有一階,但積沙成塔,只要努力持續的夠久,成效會逐步浮現。

在書中關於拉加和他父親之間的相處,我很喜歡拉加出國讀書時,兩人透過書信溝通的那一段。雖然是最親密的人,但有時靠的太近反而容易看不清。面對面的溝通,有時話會難以說出口,有時會變得流於情緒化。隔著一段距離,不用立刻反應,接受到的訊息可以經過思考消化,反而能夠更理性的溝通。所以,在那段時間內,拉加和他父親雖然距離遙遠,但卻是心靈最親近的時候。

而拉加的人生,因為背景是衝突嚴重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區,又正好是開始在以色列建國之後。所以,透過《我們一家陌生人》,我們看見了多年來的戰爭與衝突,對於那個地方人民的影響。那些由外人寫的資料,疏離而沒有感情,我們看見的不過是事件。我們都只不過是外人,是在外觀賞的觀眾,我們能真明白什麼?而透過這本書,一個生活在當地的阿拉伯人故事,我們直接且真切的明白到,在那樣的地方生存,得面對些什麼,會有甚麼遭遇,是怎樣的感受。作者在書中描述的,巴勒斯坦人面對的恐懼,是無時無刻無所不在的,讓我佩服他們的堅韌,同時也讓我感到心酸。比起那些冠冕堂皇的資料,這本書真誠也真實的多。唯有深入其中,我們才能夠正確的瞭解,為何多年來的衝突不斷。

表面上看來,猶太人沒有錯,他們流亡了那麼多年,而耶路撒冷是他們的聖地,是上帝賜予的,所以他們回到此地建國。可是,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。他們想要有自己的國,有可以安身立命的家,卻把當地的阿拉伯人趕離家園,讓巴勒斯坦人失去了自己的國家。作者在書中寫到,上課時老師說他們是約旦人,可是他心裡知道,他是巴勒斯坦人。而對於留在以色列國境內的阿拉伯人,就猶如以前美國還有黑人隔離政策那時候,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用的是兩套法律。阿拉伯人受到的不平等對待,讓作者下定決心成立了人權組織Al-Haq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-嘎逼盃-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