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簡介:
  「這些都是步驟。當妳有步驟,就表示心中有計畫。當妳心中有計畫,就叫做預謀。預謀就是有罪,有罪就等於坐牢,而且刑期會很久很久。」多明鬆開迪芳的下巴往後退了一步。「沒錯,檢察官一定會這樣指控,說實話,到目前為止連我也相信是這樣。」
   迪芳是個各科都拿A的優等生,又是足球校隊,懷抱著成為奧運足球選手的夢想。但現在,她低著頭把自己抱得緊緊的,希望能控制身體的發抖。
   她喘著氣急忙分辯:「我完全不知道,多明。我發誓,我不知道自己懷孕了。」
   「迪芳,是什麼時候呢?妳說不知道自己懷孕是指哪個階段?是看醫生那次嗎?因為──」
   「我從頭到尾都不知道!」
   誰會把自己的寶寶丟在垃圾桶裡等死?
   作者以敏銳深入的筆觸,小心揭開迪芳的過往,故事結局扣人心弦,正面挑戰良知和道德勇氣……

不知道自己懷孕了,這件事的確是有可能發生的,甚至在社會新聞裡頭也出現過 。而且迪芳的母親和朋友也都不知道她懷孕了,這表示她懷孕的症狀都非常不明顯,很可能連自己都忽略了這些徵兆。所以,我剛開始是相信迪芳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懷孕了。但是在我多加思慮之後,我又開始懷疑起來了。因為迪芳並不是個愚蠢的女孩,她是優等生,不可能對這些常識完全不知道。所以我覺得可能是她一開始的確不知道自己懷孕,等到開始懷疑之後又不敢確認,決定自欺欺人告訴自己並沒有懷孕。但真相到底是怎麼一回事,只有看了小說才知道。

以上是我看了《那天之後》的簡介後,針對『迪芳說她根本不知道自己懷孕了,你相信她的說詞嗎?』這個問題的想法和回答。在實際閱讀《那天之後》這本書之後,我發現自己所想的,和作者敘述的故事是不太一樣的。其實棄嬰這件事在社會新聞上出現過很多次,真正發生過的總數,肯定比我們知道的還要多上許多。雖然是同一件事,是同樣的悲劇,是同樣可憐的新生兒,但每個新生兒的結果不一樣,而原因也肯定有所不同。我上一段寫的是兩種可能的原因,作者書中描述的是另一種。而且,作者書中的這個故事,更深層的去探討了棄嬰發生的原因,從心理層面去研究,為何會有人忍心把剛出生的寶寶丟在垃圾桶?難道她們這麼冷血狠心,連一丁點母愛都沒有。

我原本以為,《那天之後》這個故事要說的,是嬰兒之所以會被拋棄的原因中,我最能諒解母親的那一個,就是這個嬰兒的到來是不受歡迎的,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惡夢,那就是-強暴造成的懷孕。台灣有一些社福團體,有在做嬰兒出收養(或領養)的中繼之家這項業務,因為系上服務團和一個這類的社福團體有合作,所以我大概知道這類事情的概況。被強暴已經很可憐很悲慘了,絕對是恨不得將這件事從人生中抹去。所以,若是懷了強暴你的人的小孩,無法接受、無法愛他也是情有可原的。因為一看到他,就會想起那不願記起的事件,若是小朋友長的像犯人,那豈不是更大的折磨。

不過,《那天之後》說的並不是這樣的故事,而是更複雜難解的狀況,是因為人類心理運作所造成的結果。故事從嬰兒在垃圾桶中被發現展開,警察找到迪芳,確定她是棄嬰的母親,然後為了決定案件到底要在少年或成人法庭審理,律師多明詢問迪芳,想要知道關於此事件的一切過去。從迪芳進行性行為到懷孕,再到生產的這段時間,隨著這期間所有事情開始一件件被說出來,我開始愈來愈懷疑迪芳的說法,因為。若只單純看這些事件,你會覺得迪芳好像是一直都知道自己懷孕了,只是努力在隱藏這件事,想要騙過所有人。但是,當貝肯醫生從專業角度來說明這些事件,我不但完全明瞭了迪芳為何會把嬰兒丟掉,而且還可以原諒她。

心理學的防衛機轉中,有一項是否認,而它的定義如下:『不是遺忘曾經發生過的事,而是認為根本沒發生過』,這完全符合且解釋了迪芳對於自己懷孕這件事的一切做法。我並不想責怪迪芳的母親,因為單親媽媽本來就是很辛苦的,而且她發現自己懷孕後沒有逃避或墮胎,反倒將迪芳生了下來,並且將她撫養長大。但是,我還是覺得她並不是一個好媽媽。迪芳會發生這樣的事情,正是因為她。因為她對迪芳照顧的不夠周全,造成迪芳的心理有些過分固執的想法。這些錯誤的想法,最終導致了她將自己的嬰兒丟在垃圾桶。我不是要責備迪芳的媽媽,但若是迪芳在一般的雙親家庭出生成長,當她遇到相同的事件時,肯定會有不一樣的做法。

我覺得迪芳的過度律己甚嚴,加上她從小看到媽媽的情況,讓她認為一但發生任何和媽媽相似的事件,就等同會走和媽媽一樣的路,人生會相當悲慘失敗,而且沒有轉圜餘地。所以,她的心理才會啟動『否認』這項防衛機轉,因為她實在太害怕一步踏錯就萬劫不復。迪芳不是害怕懷孕,不是害怕承擔責任,不是害怕要扶養一個小嬰兒。她害怕的,是和這些事件緊密連結的那種未來,是失敗的人生。所以,當她發生了性行為之後,她才會如此驚慌失措的完全否認。既然她否認性行為,那就表示她這十個月中一切像是懷孕的情況,都絕對不可能是懷孕。因為懷孕這件事代表的不只是懷孕本身,還有我以上所說的,這一切就像被一條堅固至極的鐵鍊綁在一起,只要承認一項就等於全都承認。從頭到尾,迪芳在想到和提到小嬰兒時,用的都是沒有生命的「它」,不是因為迪芳冷血,而是因為,這條小生命也會連結到迪芳的人生毀了這件事情上,所以她無法用人的稱呼來代稱這個小嬰兒。
 
作者會寫出《那天之後》,是為了探討『垃圾桶棄嬰』這個現象。在看這本書之前,對於這樣的事件,或是其他類似的棄嬰事件,我若是看到新聞,第一反應肯定是責備母親的狠心。而現在(看過這本書之後),我若是再看到同樣的事件,我會想起這本書的內容,明白棄嬰事件的發生並不是因為媽媽太冷血。如果我遇到相同的情形,我也不確定我是否能接受,還是會和那些媽媽一樣丟掉嬰兒。因為,不管是真的不知道,或是像書中迪芳的情況,嬰兒的出現都是一個意外,是一個衝擊。有人說母愛是天性,但我覺得那是因為胎兒和媽媽共同生活了十個月,媽媽感受到寶寶在自己肚子裡成長。若是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腹中有一個小生命在成長,某天他就這麼突然出現了,而且他的出現代表的意義和帶來的改變都不是好的,你確定自己真的能接受?真的能愛他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-嘎逼盃-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